UV上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大全(一)
UV上光实际的因素较多,由于承印物的载体不同,油墨的类型不同,上光的方式和设备不同,印刷产品的特点和要求不同,影响到UV光油的配方组成不同,所以出现的上光故障和想象也不尽相同,本节将以目前应用得较普遍得纸印刷品上光为主进行分析,供参考。
一、亮度不好,光泽度差
1、故障现象
①光油得黏度小,涂层太薄。
②纸张粗糙,平滑度差,吸收性过强。
③网纹辊细,涂布辊供油量少。
④乙醇等非反应型溶剂稀释过度。
⑤印刷品表面油墨不干。
⑥油墨排斥光油,造成发花和不匀。
⑦UV上光油质量差,光亮度不好。
⑧温度低,湿度高。
⑨光源老化,光油固化不彻底。
⑩UV光油中混入杂质,不干净。
2、排除方法
①适当提高UV光油得黏度,增加涂布量,在不影响涂布流平均匀光滑得情况喜爱,尽可能稍涂厚一些。
②纸质太粗,应 涂布一层水性底胶或溶剂型底胶。
③UV上光前油墨需充分干燥。
④如因油墨原因,造成光油排斥、发花或影响光油与油墨得附着力,应先上一层底胶。
⑤必须使UV光油充分光固化,如发现光源老化应及时更换灯管。
⑥应尽量减少非反应型稀释剂(例如乙醇、乙酸乙酯、甲苯等)的加入,以免影响UV光油的彻底固化。
⑦选用流平性好、光泽度高的UV光油
二、表面发黏,残留气味大
1、故障原因
①紫外光强度不够,灯管老化,未能充分固化干燥。
③上光油涂布过厚或严重不均匀。
④上光机速过快,UV光油的固化干燥速度不适应。
⑤UV光油中的活性稀释剂质量差,气味大,光引发剂不合适,造成残留气味大。
⑥光油存放时间过长,造成容器内气体聚集。
⑦印刷油墨不干,影响UV光油彻底固化。
2、排除方法
①确保UV光油的充分彻底固化,是避免表面发黏,减少光油残留气味的较有效途径。
②高压汞灯的输出功率应不小于120W/cm。
③要及时更换灯管。紫外灯管一般使用寿命为1000h左右,频繁启动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,紫外光固化取决于高压汞灯发射的有效紫外波长,老化即意味着有效紫外波长的减退,所以不能灯灯管不亮或环了才更换。
④要尽量减少非反应型稀释剂的使用,适当提高光固化过程的温度,有助于非反应稀释剂的挥发,减少对光固化的干扰。
⑤选择固化干燥速度快、气味小的UV光油品种。
⑥必须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UV光油固化促进剂,以加速UV光油的彻底固化干燥,加入量一般为2%~5%。
三、UV上光后,纸张易折裂
1、故障现象
①纸张本身纤维性质胶脆,易折裂,特别是胶厚的纸张及纸板。
②UV光油及底胶涂布过厚。
③UV光油性质太硬,柔韧性不足。
④纸张含水量太少,过于干燥。
⑤光源过强,紫外光固化曝光过度。
⑥压痕、模切等后加工工艺不匹配。
2、排除方法
①选用韧性较好、不易折裂的纸张。
②减少UV光油涂布量,降低涂层厚度。
③选择柔韧性较好的UV光油,也可在UV光油中少量加入增塑剂和柔韧助剂。
④在保证光油固化的基础上,尽量避免紫外光过度曝光和烘烤。
⑤采用有效措施,改善印刷品含水量,必要时可以采用喷湿、过水等措施。
⑥调整后加工工艺,使其与厚纸印刷品加工相适应。
四、油墨与光油发生排斥,光油涂不上或发花涂不匀
1、故障原因
①油墨不干和油墨故障是造成上述现象的较主要原因。
②油墨中加入燥油、调墨油或撤粘剂过多,或加入硅油等防粘助剂以及油墨表面晶化等,都会形成与UV光油排斥,造成涂不上或涂不匀,出现发花、麻点、针孔等现象。
③油墨表面喷粉后黏附粉尘太多。
④UV光油黏度小,涂层太薄。
⑤UV光油表面张力大,湿润、流平、亲油能力差。
2、排除方法
①需进行UV上光的产品,应在印刷前做同一考虑,避免使用与UV上光油相斥的油墨助剂,防止蜡类、硅类等防粘材料游离迁移至油墨表面。
②上光前印刷油墨充分干燥并清楚粉尘。
③可使用亲油性较好的底胶打底,防止油墨排斥,提高UV光油与油墨的附着力。
④用纱布擦去迁移至油墨表面的防粘层往往也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,但要注意较好边处理边上光,不宜重新堆积。
⑤选用润湿亲油能力较好UV光油,并使UV光油适当涂布厚一些。
⑥采用UV油墨、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的印刷品不容易发生上述故障。